陈惠雄(工商管理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适应新常态,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认识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新的发展环境与机遇,考虑具体的落实举措,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环节。
一、日益凸显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
今天,全球的环境与资源状况正在加速地急剧恶化。最近10年,北极冰层融化、全球气候变暖与干旱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生态与资源安全成为未来人类发展的首要战略安全,“天人不合”可能成为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在这种生存与发展矛盾重新排序的社会状态中,人类原先确立的财富理念、消费模式、经济目标与制度架构等均受到了极大挑战。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似乎更加严峻。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排名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第132位。世界环境绩效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环境绩效指数从2006年的第94名下降到第105名。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以及发展模式、价值理念与体制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地呈显性化。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世界的3.3倍,人均淡水资源为世界水平的1/4,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铁矿石、石油两大战略资源的国际市场依赖度很高。在生态环境方面,我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而我国的生态足迹已经是2.1公顷,生态赤字为生态承载力的1.5倍,大大高出0.4倍的国际平均水平。而我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长,能源消费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可能将进一步激化。面对这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情形,我国究竟应当怎样应对而又如何能够解决这对矛盾呢?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和谐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新体系,将是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途径。
二、践行人类关系和谐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因人而起,人的问题要由人去解决。而人的行为受意识的指示并最直接显示为主体与主体之间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的关键点在于解决人、意识及其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人类生存、发展矛盾演化的重大现实,通过实施人类关系和谐发展战略,将是改善和消解人类相互间的紧张关系,并由此而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键。因为人是世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体间的秩序关系是决定主体-客体、人-自然关系的中心环节。人类关系和谐发展战略包括以下重要内容与主要原则:
1.生命平等原则。注重普通劳工生命成本与生命价值,实现公平、公正的一、二次分配及其两次分配之间的公平分配,建立起能够足以维护和体现劳动力产权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与劳动法律体系,并在企业剩余分配中体现劳工创造性的剩余索取权。因为,各种形态的劳动才是企业剩余的根本来源,只有充分尊重劳动与生命(使用)权付出的制度安排,才能够真正使人力资源获得有效发挥并真正取得基于生产性努力的“企业效益”而非分配性努力的“企业收益”。这种体现公平并惠及最大多数人福祉的产权与分配制度,不仅是公平的,更加是效率的。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样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制度基础。
2.整体协调原则。改变物质利益中心主义与不顾整体利益协调的个体主义的价值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只有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不是以少数人的物质满足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才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胁迫,进而减少人对资源、环境的损害,形成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构建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和谐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与社会发展体系。
3.社会环境与劳动过程愉悦和谐原则。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过程性痛苦,尽可能增加工作过程中的愉悦与环境和谐,建立竞争—合作型、个体-集体协调型的现代微观组织工作环境。这种主要依靠人、发展人、善待人、激励人即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与制度机制设计,将有利于微观组织中人际和谐环境的建立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劳动创新与企业组织的效率提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益。社会发展环境和谐愉悦也包含了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扶持原则。即通过社会再分配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弱势人群、生存与发展环境不利地区人群的社会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减少因环境制约带来的人际、区域发展不和谐问题。
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人类行为受道德价值意识与文化传承的重大影响,一种优秀道德价值力量,不仅能够降低法治的社会成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类行为相互影响作用的原理。中国具有德治的优秀文化价值基础,“天人合一”思想及其指导下的行为就是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道德基础。在我国,推行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推行依法治国与道德价值管理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切实的制度安排来推动社会文明、诚信与道德建设,将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秩序的根本基础。
5.竞争-合作原则。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文明制度建设来全面增强国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合作,建立起友好、安全、协调、竞争-合作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有助于我们与世界开展更好的互惠合作并保持竞争-合作中的独立性,重视社会文明制度建设则更加有助于我们与世界的社会文化交流,从而切实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努力与全球人类和谐关系的构建。
三、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战略
人类今天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这也就是我们强调稀缺性具有相对性意义的观点。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首先又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的。为了削减环境污染,切实降低日益严峻的生态风险与资源危机,积极实施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发展战略,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支撑点。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末端治理”型工业化路径模式。这种增长方式转变除了需要以发展价值理念转变为基础外,系统性的制度机制设计仍然是关键所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论强调的“万物同体、天地同根”的人文自然观和一切人文演进皆协同天道(客观规律)而来的思想,对于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具有深远的可持续发展意义。而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与资源环境产权保护制度则是落实这种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机制设计的关键。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与配套的制度机制设计的共同落实。如绿色GDP考核指标、节能减排指标与资源环境产权保护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不能够落实下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难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就有进一步激化为危机的可能。
2.纠正狭义消费理念,确立科学的广义消费观。广义消费是指不仅人们的吃饭、住房、汽车等等是消费,身受阳光、呼吸空气、汲取清泉、欣赏自然风光等同样是人类的重要消费行为。生命无往不在消费之中,并且包含了更加基础的自然财富在内。广义消费观认为,阳光、空气、湿地、森林比之人类创造的物品对于满足人类持久的幸福生活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是更加基础的意义。从消费者-生产者一体化的经济学角度考察,自然财富是国民财富的母本,使用价值是自然财富的固有属性,而劳动加土地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所以,重视资源环境这种自然财富,消除狭隘的消费观念与财富观念,建立科学的广义消费观与广义财富观,是建立起科学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重要的消费与生产理念基础。
3.建立包括生态平衡状况(生态足迹、生态赤字与生态承载力)、资源完好率、人均植被面积、人均淡水量、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变量在内的综合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使之具有与GDP等经济指标同等甚至是更加重要的评价效用。这种生态安全指标的国际评价效果已经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对相关国家提供贷款等经济支持的重要依据,显然同样应当成为我国政府与行政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建立与健全生态资源保护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由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用(正外部性),存在着成本承担主体与收益主体的不对称性。在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如此突出的现实条件下,资源、环境保护实际上比之那些不顾生态与资源安全的一般国民财富生产对于人类与民族最终命运的关照已经具有更加切实的意义。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极有必要象支持早期工业化一样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及其开拓市场投融资渠道等,对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以及落后地区的资源环境保护(沙漠治理、林草维护等)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同时,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及系统性的奖惩制度,以实现对资源、环境安全的切实保护。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短缺经济被过剩经济取代,生态安全与资源短缺成为未来人类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我们原先确立的财富理念、经济目标、资源环境政策乃至生产、生活方式等都需要重新审视与调整。人类面临着一次挑战与战胜自我的新的发展模式选择。这种选择将维系着社会发展的最终命运。美国式资源消耗道路及其支持其生活方式的主流价值理念,可能是一条我们无论如何都走不通的路。所以,坚持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建设,将是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人类关系和谐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又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环节。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就不会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不会有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全面协调。所以,更加注重人类自身行为的调节,调整过度个体主义、物质利益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制度机制设计,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而只要我们能够坚定不移地实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不仅是可以协调的,而且可以解决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一个比我们目前已知的更美好的世界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而且实际上是很有可能诞生的。
经过30年高速经济发展,在现有发展路径上继续“深化改革”可能已经收效甚微。建议转向与开拓一个新的国家发展战略:走由“经济的全面发展”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型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改革”之路(初级阶段的第二次转型改革)。即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升级”的国家顶层战略设计,打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广阔空间与更长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20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