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工纪  >>  党建阵地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10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从“一五”到“十四五”,再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一历史坐标系中审视即将走过的5年,几多艰辛,几多不易,几多辉煌!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如今,重温这一重要论述,回望“十四五”,展望“十五五”,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

2020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2023年2月,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全局高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今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个坚持”,为“十五五”时期应对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核电、高铁、芯片接续突破,人工智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屡创佳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硕果累累。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粮食、能源“两个饭碗”牢牢端稳。2025年4月,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这是民法典之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施行《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确立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规范涉企执法,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更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