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全体综合导师、2024届全体本科毕业生:
为更好地做好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现将毕业答辩程序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请大家遵照执行,积极准备,做好答辩工作。
答辩程序
毕业论文答辩程序一般包括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规则、答辩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答辩小组提问、答辩人准备、答辩人答辩、答辩小组进行评议、论文系统提交答辩结果等七个步骤,按步骤进行。具体的答辩的一般程序为:
1.答辩组组长宣布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的人员组成,并对答辩教师进行介绍。论文答辩小组一般应有4人以上成员组成,1名组长,2名论文答辩成员,1名记录员。
2.答辩组组长宣布答辩开始,宣布答辩的基本规则、要求和安排。一般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清点学生人数,以确定答辩人是否到齐;二是宣布答辩程序和规则;
3.学生答辩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论点、论文的实证分析,文献运用情况等。汇报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汇报时应脱稿,不能照着稿子念。
4.答辩小组提问。答辩教师在仔细研读过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问题,一般不少于三个问题。
5.答辩人准备。适当给答辩学生一定准备时间,在答辩人准备期间可进入下一答辩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便于提高效率。
6.答辩人答辩。答辩人准备完毕后,按问题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答辩组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答辩人答辩时间不少于3分钟。
7.所有答辩人答辩完毕,答辩人暂时退场。答辩小组对答辩人各方面的条件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并就是否通过论文答辩进行表决,拟定成绩和评语。
8.复会。由主答辩组组长当面向学生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对答辩未通过的学生,需当面通知,说明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
9.答辩完毕,所有学生需上交下列材料:(1)学生本人签名的声明及使用授权的承诺书(2)导师签名的论文检测简捷报告1份(3)填写完整的答辩记录本。
学生答辩准备
学生提交毕业论文之后,应抓紧时间为论文答辩做好积极准备,一是要熟悉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具体安排;二是要根据答辩程序和答辩组要求做好答辩内容准备。
一、熟悉毕业论文答辩的安排
熟悉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安排。(1)要熟悉论文答辩时间地点及分组安排,以免错过论文答辩。(2)熟悉毕业论文答辩的流程。
二、论文汇报准备
1.答辩人自我介绍和目前就业工作单位情况介绍、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姓名。
2.论文选题的背景和动机,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内容可根据开题报告的内容进行整理。
3.国内外对该选题研究的基本现状。该内容可根据文献综述进行整理。
4.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论据。
5.论文的实证分析及创新与改进之处。
三、答辩内容准备
答辩内容的准备是学生论文答辩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学生为正确回答答辩教师的提问而作的准备。准备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熟悉论文全文的内容,尤其要完全理解论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确切涵义和所运用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完全熟悉论文的基本观点、论证的基本依据及推理过程,重新验证公式推导,进一步核实各类素材的来源和数据的准确性。
2.反复推敲文章内容,特别是对论文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进行反复推敲,仔细审查论文中有无自相矛盾、错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无与法律、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冲突之处等等。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就要作好充分准备,如何进行补充、修正或说明等。总之,要尽可能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做好应对准备,堵死一切漏洞,这样在答辩过程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
3.论文还有哪些应该涉及,但因力所不及或篇幅有限而未能接触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是热点与人们关注的与论文论题相关的论题,但一般是属于与论文中心关联不大而在论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到很少的问题。
4.仔细审查继承或借鉴的他人研究成果,核查他人成果的原始出处,引用是否准确,引用到论文中是否合理,对引用的内容是否彻底消化。
5.对自己的创新观点,在答辩时要特别引起重视。一是因为“新观点”是论文的亮点,往往要特别介绍,也往往容易引起答辩教师的兴趣,答辩教师提问的可能性比较大;二是因为“新观点”也往往不是太成熟,会存在一些漏洞,很容易被教师问住。所以,对论文中的新观点、新见解要重新进行系统的推敲,如观点是如何形成的,逻辑是否严密,是否存在不足之处等等。
6.了解和掌握与毕业论文主题相关文献的知识和材料。如论文的选题在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存在着哪些争议,有哪几种代表性观点,各有哪些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自己倾向哪种观点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处和版本;论证材料的来源渠道等等。
7.对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指出的论文不足之处及定稿时指导教师所作的论文不足方面的评价要特别引起重视,并能在答辩之前对这些问题有一些更成熟的思考。
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一、携带必要的答辩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生参加答辩时应携带必要的答辩资料,包括论文文稿、主要参考资料(特别是毕业论文文后所列参考文献资料)和事先整理的其他答辩材料。在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允许学生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便于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启发思路,并充分提高有限时间的利用效率。同时,在回答过程中,一般也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学生参加答辩应携带必要的答辩用品,包括笔、笔记本、计算器(特别是在论文中出现较多数据时),以便把主答辩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提问问题的实质,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自然。
二、树立自信心,克服紧张心理,沉着应答
答辩实际上是一种面试,而且是一名学生需要应对多名专业教师,是一种大多数学生未曾经历过的考试方式,会给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比较大的压力,从而造成因为过度的紧张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所以,一定要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沉着应答。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
三、一定要听清楚教师的提问,弄清题意
学生回答的问题一般来源于答辩教师的口头提问,听清楚教师的提问、弄清题意是顺利完成答辩的基础,答到点子上,避免答所非问。答辩教师在提问题时,学生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题目的主要意思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答辩教师所提问题的题意和本质。
还有一种情况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问题背后的问题”。比如,针对学生论文中因果关系的论述,答辩教师表面上是对其中的“因”进行提问,而实际上是对“果”进行提问,因为答辩教师完全可以因学生论文中的“因”而得出其“果”。在这种提问下,对学生的答辩要求会更高一些,一是要求学生能够领会“问题背后的问题”,二是要求学生注重回答问题的逻辑性推理和举一反三,三是要求学生更加正确地回答“问题前面的问题”,以避免因前面的问题回答错误而造成背后问题的结论错误。
四、选择合适的答辩和论证方式,做到自圆其说
在弄清了答辩教师所提问题的确切题意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并将回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词或摘要略记在本子上,切忌匆忙作答。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思考,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
同时,要选择合理的、灵活的论证方式。学生在答辩中,有时答辩不成功,并非是答辩观点不正确,也不是缺乏充分的论据,而是没有运用正确论证方式,正确的论证方式必须符合逻辑,只有各种论据和论点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才能得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结论,才有说服力,使人信服。
五、回答问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学生答辩回答问题时,一定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分明。论点首先要明确,并用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实论点的正确性,过程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六、树立实事求是的答辩作风,切忌不懂装懂
作为学生接受答辩教师的提问,要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切忌不懂装懂。答辩学生应做到态度诚恳诚实,不要不懂装懂,坦然从容,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七、合理运用语言艺术进行答辩
答辩语言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答辩的成败,掌握论文答辩的语言艺术,对于答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答辩时,准确地选用词语,恰当地运用语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例如: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语速适宜,少使用语气词、口头语。
八、讲文明礼貌,遵守答辩纪律
论文答辩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难得的与教师面对面进行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是一次向答辩教师学习、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教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教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席。特别是在他人进行答辩时,不得喧哗,不得影响他人的答辩,随随便便进出答辩会场。
九、根据答辩问题和答辩内容填写答辩记录本
按照答辩记录本的要求填写以下相关事项:1、答辩小组成员情况填写,2、答辩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可填写毕业论文摘要相关内容。3、3个提问的答辩情况详细记录。
答辩是一项由答辩教师、答辩学生、旁听人等众人参与的、具有严肃纪律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参与答辩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答辩纪律。首先,应该遵守答辩的程序纪律,这是在答辩之前,由答辩组长宣布的,包括答辩过程应经历的环节、各环节的顺序、各环节所用时间等;其次,应该遵守答辩的会场纪律,参与答辩的学生应保持答辩场地的安静,
十、虚心接受评判,认真修改论文
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之后,答辩教师会在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论文报告情况、答辩情况,评议之后给出一个最终成绩,就环节上而言,学生已经完成了答辩全过程。但就学生而言,还应该认真听取答辩教师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教师提出的意见,并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管理学院教学办
202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