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论坛详细议程
分论坛五:“智能+绿色”赋能生产消费与创新创业分论坛
承办单位: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时 间:2025年5月17日 14:00—16:50
地 点: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学术中心二楼多功能厅
主持人:董直庆(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
时间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14:00-14:30 |
易行健 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 |
智能制造、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共同富裕:来自机器人进口的证据 |
14:30-15:00 |
常亚平 华中科技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教学名师、二级教授 |
生存式人工智能的产业赋能与商业前景 |
15:00-15:30 |
孙坚强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
金融开放与国际创新合作——基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 |
15:30-15:50 |
茶歇 |
15:50-16:20 |
房汉廷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新质生产力与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科技部二级研究员 |
Al赋能创新、创业、创投和创富 |
16:20-16:50 |
陈宇峰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 |
Biodiversity risk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China |
二、分论坛主讲嘉宾介绍

易行健
易行健,金融学教授(二级),现任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广东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金融学院数字经济和金融强国建设研究院院长和广州市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字金融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主任,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首任院长。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经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多年以来一直从事货币金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家庭金融与财富管理、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宏观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学术著作、译著与教材多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等权威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曾经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国家社科领军人才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曾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五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等科研与教学奖励30余项。
主要研究领域:货币金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家庭金融与财富管理

常亚平
常亚平,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市场营销系主任。主持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等SSCI,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3篇,40篇JCR一区,总被引1745次,单篇最高被引237次,H指数19。在《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南开管理评论》,《心理学报》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54篇,总被引4073次,单篇最高被引238次。主持完成过58项企业咨询和顾问服务项目, 主要涉及到企业“数智化”改造,新技术推广,“全渠道”运营,创业辅导,转型、重组与治理设计等。其中二个项目获得过湖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企业数智化改造、新技术推广、全渠道运营

孙坚强
孙坚强,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于厦门大学获理学学士(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硕士(应用数学)和经济学博士(金融学)。研究领域为货币经济、宏观金融、跨境金融等。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和《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等学术期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研究项目。合作出版专著三部。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获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获得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奖。
主要研究领域:货币经济、宏观金融、跨境金融

房汉廷
房汉廷,经济学博士,科技部二级研究员,现为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智库领军人才,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新质生产力与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组部优秀课程入选者,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软科学杂志主要审稿人。曾任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正局)、科技部战略院副院长(副局)、科技经费监管中心副主任(副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财务监督评估负责人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经济学、科技金融,创新政策等,是国内科技金融理论主要拓荒者之一,STFE创新驱动发展模型、息壤资本论理论首创者,根技术概念及创新范式的理论肇始者和国家政策建议者。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26部,论文100余篇,策论、智库报告等400余篇。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研究、纲要编制、主要配套政策执笔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战略顾问。先后获得各类学术奖项10余项,包括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10篇智库报告获得中央主要领导正面肯定批示,20多篇智库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部分已转化为具体政策。
主要研究领域:创新经济学、科技金融、创新政策

陈宇峰
陈宇峰,经济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等人才荣誉。已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Technovation、Energy Economic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等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能源冲击与经济传递:理论与中国经验》等专著十余本,《就业与通胀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非完美的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局限性》等译著二十余本,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十余项。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人民政府重大委托项目等二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主要研究领域: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技术创新及偏向、制度与契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