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担任学术指导,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财经大学联合主办,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孙冶方经济学家发展论坛(2024)“新质生产力与数智创新创业”分论坛在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举行。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EMBA中心主任刘志迎教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社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戎珂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伟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尹西明副研究员等出席本次分论坛。论坛由管理学院副院长戴维奇教授主持。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作报告
赵振华教授以“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若干问题”为题分享其研究成果。首先,赵教授介绍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来龙去脉,具体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旨在推动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随后,赵教授深入解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既有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长出的“新枝”,也有新兴产业长成的“新树”,还有未来产业萌发的“新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最后,赵教授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特别是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主任刘志迎教授作报告
刘志迎教授以“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题分享其研究成果。首先,刘教授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并且对内循环和双循环的新格局有了新的表述。随后,他通过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发展的历史脉络,具体阐释了产业革命是如何由技术革新推动发展的,并强调了创新链对产业链布局的影响。接着,刘教授指出我们正处于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是促成这一转变的核心力量。最后,刘教授讨论了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并强调了企业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所发挥的关键角色。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戎珂教授作报告
戎珂教授以“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大模型、数据要素与产业互联网”为题介绍其研究成果。首先,戎教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指出AI在图像、语音、语义和情感识别方面的进步,并提到当前AI面临的算法、伦理和人才培养挑战。随后,戎教授分析了AI对劳动力的替代和增强作用,强调AI在创造性活动和情感智能方面的局限性。接着,戎珂教授讨论了AI商业化的要素,包括算法、算力等,强调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数据标准化的必要性。最后,戎教授探讨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产业平台和生态伙伴能力结合的生态模式,强调了AI大模型与产业互联网结合的潜力,同时指出数据市场不流通的全球性问题和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石油”的重要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伟教授作报告
杨伟教授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网络结构韧性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为题分享其研究成果。首先,杨教授聚焦于人工智能在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随后,杨教授讨论了创新网络的韧性,指出创新网络虽重要,但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也存在脆弱性。进一步探讨了创新网络韧性的不同阶段,并提出了创新网络韧性的概念模型,包括个体和系统层面的韧性。接着,杨教授通过对北京和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两个城市网络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最后,杨教授提出了对未来创新网络和生态系统研究的新思考,包括数智技术的影响和人工智能作为创新主体的崛起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复杂性和对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范式的潜在改变等。
北京理工大学尹西明副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尹西明副研究员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路径”为题分享其研究成果。首先,尹西明副研究员强调了青年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后,他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避免中等技术陷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接着,尹西明副研究员指出了企业在创新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企业家精神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国家战略视角下企业服务和创新的重要性。最后,他提出了场景驱动创新的概念,并以之江实验室为例,展示了面向未来场景的创新管理和实践路径。
最后,管理学院副院长戴维奇教授作分论坛总结。他指出,生产效率的提升通常是在新技术与管理的协同下实现的,因而管理或者说“商学”同样重要。本次分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新质生产力的机会。未来,管理学者要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维度、测度方法、前因与后果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要从企业或个体层面找寻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基础,从而开发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理论,提出有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箴言良策,为我国产业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旨在搭建国内深入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梳理总结地方改革实践经验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互动交流讨论,梳理经济脉络、剖析现实问题、研讨发展方向,将进一步启发理论思维、碰撞思想火花,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不断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管理学院也将以此次分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的“浙财力量”。
管理学院
2024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