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术交流|2026年国家科研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分享会成功举行

2025年10月17日

管理学院于10月16日下午在管理学院楼411教室举行2026年国家科研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分享会。学院院长董直庆作申报动员演讲,王建国副教授、孙琪博士、汪志强博士、王盼盼博士作国家科研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戴维奇主持,学院申报国家课题教师参会。

在申报动员讲话中,董直庆院长表示要向高水平一流高校标准看齐,大力支持国家级课题等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指出国家课题对于青年教师在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鼓励院内年轻教师积极申报。董直庆院长还基于自身丰富的申报经验,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许多细致的申报建议,鼓励申报课题的老师们多多与学院资深老师交流探讨。



王建国副教授基于自身多年申报经历,强调在申报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并聚焦选题、框架、创新、基础、参考文献五大核心要点展开分享。他以自身课题为例,着重指出选题需锚定现实需求与理论空白的张力,框架需构建“探索-机制-策略”的逻辑闭环,创新体现在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基础研究可依托弱相关成果支撑,参考文献需兼顾等级与关联性。



孙琪博士结合自身申报经历,强调选题需紧扣现实痛点、避免理论脱离实际,要充分凸显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在申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专家意见,结合反馈优化申报内容,明确研究需解决的现实困境。此外,研究基础应与课题高度相关,以前期积累的成果为新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清晰区分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尤其要明确目标的完成程度。



汪志强博士基于自身申报情况,讲解了在选题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他强调在破题环节,先明确选题所属的申报公告鼓励方向,再引用政策文件奠定依据,指出实践中被忽略的现实问题,随后阐述研究思路与目标,最后界定核心概念,以清晰逻辑凸显研究价值。



王盼盼博士结合三年申报经历,重点分享关键改进经验。针对内容不聚焦,要用新视角切入突显高科学价值创新点;针对逻辑与理论问题,要补充关联研究基础优化立项依据并明确研究意义;针对评审改进意见,要持续打磨细节并积累前期成果进而提升成功率。



最后,戴维奇副院长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几位立项的老师在申报过程中充分吸收专家评审的建议,反复打磨申报书才有了立项的好结果,希望今年申报的教师能够多多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专注自身的研究特长,深入挖掘选题,学院也将根据申报老师的需求积极做好国家课题“师徒结对”、申报论证、辅导资料保障等工作,争取明年有更多老师获得国家课题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