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院主办的“面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融通创新创业主题研讨会”在文华校区学渊楼举行。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汕头大学、燕山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学者以及我院研究生代表参会。我院副院长戴维奇教授主持研讨会。
戴维奇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次主题研讨会的背景——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领军企业依托诸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建构平台生态系统,联通多个产业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为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以及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和生产效率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本研讨会聚焦公司创业、融通创新、平台和生态以及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邀请国内优秀中青年学者展开前沿讨论,并请张玉利教授担任学术指导。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他带来的报告主题是“公司孵化器如何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基于资源行动视角的纵向单案例研究” 。李志刚教授从资源行动视角出发,以海尔集团孵化器“海创汇”为例,阐述了公司孵化器促进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中间机理。李教授强调公司孵化器推进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分为了平台搭建、网络建设和生态构建三个阶段,并会受到母体企业和市场环境这个因素合力的驱动,同时在不同的阶段,两种驱动各有不同的体现。李教授认为公司孵化器所最终构建的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内部单向赋能到开放式双向赋能再到多方联动的协同生态的演进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资源行动呈现出由资源的拼凑到资源编排再到资源协作的演化过程。李教授的报告为企业孵化器特别是大企业孵化器如何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同时对于打开企业孵化器与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之间的黑箱有着重要理论价值。
(李志刚教授作报告)
燕山大学的张敬伟教授作为第二位演讲嘉宾作题为“对新产业中企业战略逻辑的思考”的报告。他指出,很多的创新创业活动、财务创造活动不仅仅发生在已有的产业领域,在一些新兴的产业领域也非常多见,而在这样一些产业里边占据制高点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战略,也是全球各国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之后,张教授简要辨析了国内和国外对于“战略性新产业”的不同理解。再之后,他又从时间维度和构成要素维度简要介绍了新产业的概念和特征,详细阐述了汇报主题的理论基础——三种经典战略逻辑观:定位观、杠杆观、机会观。最后,张教授针对前三种经典战略逻辑提出了三方面思考。一是共性问题,缺失的拼图,如对战略主张关注不足,需要呈现生存逻辑和混合逻辑;二是复杂现实,多样的逻辑,如可以做归类和分类,且部分逻辑是可以并用的,因此可以探讨其边界;三是新的时代,新的战略逻辑,如数字平台生态端实际上是一个强调合作逻辑的规模价值,需要有竞合的观念。
(张敬伟教授作报告)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逢文教授,他带来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业务战略下如何协同多主体实现价值共创”。 陈逢文教授首先提出问题——如何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此研究案例从改变价值创造的逻辑即价值逻辑重构视角出发,定义了数字化业务战略、价值共创等构念。陈教授将案例研究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机会/压力出发,重新配置区域资源,通过区域业务协同,实现了基于规模的价值共创;第二阶段发展效率导向的数字化业务战略即发展企业信息化和线上电商业务,重新配置技术资源,采用跨业务/技术边界的协同,实现了基于流程的价值共创;第三阶段是创新导向的数字化业务战略,重新配置业务和技术资源,通过跨业务边界的协同,包括结构权力协同、业务知识协同、业务目标协同,最终实现了基于业务的价值共创;第四阶段即最终结果是实现了基于战略的价值共创。陈逢文教授最后对企业发展路径进行了总结:规模价值共创、流程价值共创、业务价值共创、战略价值共创;通过权力、知识、目标协同实现跨边界的协同。
(陈逢文教授作报告)
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梁强教授作了题为“家族所有权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多元制度逻辑视角的实证研究”的主题汇报。梁强教授首先对该汇报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家族企业应满足两个要求:第一是该企业必须是民营企业,自然人控股;第二个是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家属或亲缘关系在该公司持股或者是担任高管。其次,他从多元制度逻辑的理论视角对家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做了进一步解释,认为家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有企业的决策逻辑完全不同,并从代理视角、管家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权威合法性等视角及理论对家族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文献梳理。最后,通过论文相关假设推导及研究设计的介绍,认为家族所有权涉入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可能存在最优的平衡效果,使得企业高质量的多维度目标得到协调并进,且宗族文化与市场化程度对家族所有权涉入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梁强教授提到,不同企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结构逻辑是不一样的,因此将高质量发展定位到更具体的微观企业层次,能深化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分析维度。此外,基于多元制度逻辑视角能解释企业高质量发展更为深入的本质内涵。报告对于市场化与宗族文化的讨论为政府在制度设计过程中保留中国特色提供了借鉴。
(梁强教授作报告)
第五嘉宾是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副院长程聪教授。他作了“数字并购是在企业数字化发展战略框架下采取程序化并购方式连续进行多次中小型并购”的主题报告。程教授指出,数字技术创新迅速,更新迭代速度极快,企业不得不通过密集的数字连续并购来推动自己的数字技术优势,所以对技术连续并购、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至关重要。随后,程教授又进一步对理论和现实背景进行分析,认为企业的连续并购行为主要是由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所引起的,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频繁的并购是因为通过数字并购获取数字能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计划的连续并购,而数字技术的独特属性也允许企业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并购。之后,程聪教授对企业连续并购与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模型并提出假设,拓展和丰富了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最后,程聪教授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他认为并购作为一项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对其结果的衡量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创新对技术并购来说显得更加尤为重要,创新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更是驱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他也指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并购。
(程聪教授作报告)
压轴出场的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特聘教授焦豪。焦豪教授作了题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治理: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模式划分”的主题报告。焦豪教授指出,在注重连接、匹配的数字经济时代,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利用数字技术的赋能和数据驱动,实现有效的治理,和利益相关者一起创造价值,同时又有合理的价值分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SAGE理论对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进行解释,并进一步研究生态系统治理的问题,探究生态系统治理的逻辑。随后,焦豪教授通过文献的梳理,阐释发现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治理重点的问题是决策权和平台边界的关系。据此,他以平台企业为主体,通过决策权的分散和集中以及平台边界的封闭和开放形成一个2*2的矩阵,总结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治理的四种模式:得到相对严格的准入标准,平台决策权较为分散;有相对宽松的准入标准、平台决策权较为分散;有相对严格的准入标准、平台决策权较为集中;有相对宽松的平台准入标准、平台决策权较为集中。他并针对该矩阵一一提出了合约型治理、自由型治理、专断型治理、引导型治理四种治理模式。
(焦豪教授作报告)
研讨会最后,张玉利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在对企业高质发展上做出的前沿探索与思考,同时鼓励学者在已有思考上继续深入,为进一步探索企业未来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与会学者们表示,主题讨论使得学术话题高度聚焦,而小范围的会议组织更能促进深度交流,期待下一次研讨。本次主题研讨会在合影中落下帷幕。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
2023年8月30日
学者简介
李志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裂变型创业与裂变式发展研究。
张敬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燕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创业与战略管理。
陈逢文,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公司治理。
梁强,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全球潮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家族企业和创业领域的研究。
程聪,管理学博士,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副院长,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营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并购研究。
焦豪,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经济与管理系主任。研究兴趣主要是数字经济情境的战略、创业创新管理。
戴维奇,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副院长。研究创业创新和战略等宏观组织议题。
张玉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研究聚焦创业管理、战略管理和管理教育。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
2023年8月30日